先進黨支部簡要事跡材料
【篇一】
xx村黨支部成立于96年,隸屬小河鎮黨委,現有正式黨員49名,流動黨員22名,村&ldqu;兩委&rdqu;成員共5人,駐外流動黨支部個。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44戶444人,屬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村。
近年來,xx村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脫貧攻堅為目標,以夯實組織基礎為重點,創新開展&ldqu;黨建+脫貧攻堅&rdqu;,凝心聚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開展&ldqu;兩學一做&rdqu;學習教育,通過抓隊伍建設進一步筑牢脫貧攻堅工作人力支撐。該村實行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ldqu;雙組長&rdqu;制,制定&ldqu;四項清單&rdqu;和脫貧攻堅作戰圖,建檔立卡工作實行一戶一檔。采取分組包片的形式,落實&ldqu;雙包&rdqu;行動,與貧困戶結對子,全面開展入戶走訪,因戶因人制定幫扶措施。結合本村實際,制定&ldqu;四個一批&rdqu;扶貧具體措施,引導貧困戶發展產業,依托大戶帶動,鼓勵貧困戶發展生態黑豬、富硒茶葉,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面對落后的基礎設施,204&dsh;206年,累計投入資金682萬元,用于道路硬化、山塘清淤、水庫除險等村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公共服務,改善人居環境。該村還積極整合資金,通過資金和管理入股,發展集體光伏發電項目,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6萬元。
206年,該村順利通過省脫貧攻堅第三方評估驗收,實現貧困村出列的目標,當年共有87戶共263人脫貧。
【篇二】
xx村黨總支第一支部隸屬xx村黨總支,成立于202年7月,共有黨員20名。曾榮獲&ldqu;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rdqu;、&ldqu;全國綠化千佳村&rdqu;、&ldqu;xx省百家生態村&rdqu;、&ldqu;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lsqu;五個好&rsqu;村黨組織標兵&rdqu;等稱號。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xx村資源貧乏,環境惡劣。xx村黨支部努力找癥結、想辦法,制定了&ldqu;高山栽松樹,緩坡種茶葉,石頭縫里植棕櫚,房前屋后種果木&rdqu;的脫貧致富之策,使得&ldqu;xx精神&rdqu;廣為流傳。近年來,xx村兩委班子成員緊緊圍繞強村富民目標,明思路、聚人心、促發展,團結和帶領村民齊心協力扎實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積極發展集體經濟,使得村民的獲得感顯著提升,讓&ldqu;xx精神&rdqu;再開花。
xx村黨總支第一支部以建設美麗鄉村為契機,扎實推進村級事業發展,積極對上爭取項目資金400余萬元,啟動龍山、榨屋組美麗鄉村建設,黨員帶頭參與&ldqu;改水改廁、拆四舊&rdqu;工作。在黨員的示范引領下,xx村民積極響應,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努力打造xx美麗鄉村并于206年年初順利通過省級考核驗收。
為進一步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水平,開創xx黨員干部群眾現代遠程教育工作的新局面,xx村投資近5萬元,在美麗鄉村建設點xx村建成了擁有全彩LED顯示屏的遠教文化廣場。村里的黨員群眾走出家門,就可以觀看紅色電影,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真正實現了遠程教育終端由&ldqu;黨員&rdqu;到&ldqu;群眾&rdqu;、由&ldqu;室內&rdqu;到&ldqu;室外&rdqu;的重要轉變。
【篇三】
xx村黨支部隸屬xx鎮黨委,成立于96年,現有黨員36名。支部實施富民強村戰略,充分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村級各項事業得以蓬勃發展。
加強隊伍建設,切實發揮戰斗核心作用。黨支部班子嚴把村干部入口關,從入黨積極分子、轉業軍人、致富能手中選出工作能力強、具有開拓精神的后備干部進入黨支部班子。注重發揮村級配套組織作用,建立和完善了村級工作制度,使各項工作有計劃、有安排、有落實。
加強理論培訓,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建設。針對黨員干部科技文化素質不高,帶領群眾致富意識不強的實際,支部依托縣農廣校和黨員電教平臺,利用科技培訓加大對村黨員干部、入黨積極分子、后備干部等人員的教育培訓力度。206年,共舉辦實用技術、理論知識培訓班2期,培訓人員達240余人次,真正實現了&ldqu;干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rdqu;的目的。
加大資金投入,全面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xx村多方籌集資金,積極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建設。近3年來,共硬化村莊道路3500余米,新建和修復公路護壩、河壩000余米,硬化渠道3200余米,大大改善了村級基礎設施,為全村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篇四】
xx鎮璉溪村黨支部隸屬xx鎮黨委,下設7個村民組,共有黨員32名。近年來,黨支部在鎮黨委的指導和幫助下,深入開展了創建&ldqu;黨建示范點&rdqu;活動,干群黨群關系和睦、群眾安居樂業,各項工作在全鎮考評中均名列前茅。
璉溪村堅持&ldqu;以人為本,群眾主體&rdqu;、&ldqu;規劃引領,示范帶動&rdqu;、&ldqu;因地適宜,分類指導&rdqu;的原則,結合古村落保護,合理安排空間布局,實現科學功能分區,完善設施配套,整治農村環境,積極打造&ldqu;生態宜居、興業富民、文明禮讓&rdqu;的美麗鄉村。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讓農民群眾積極參與是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有效舉措。堅持從實際出發,以&ldqu;鄉風文明、村容整潔&rdqu;為重點,以提高村民素質為根本,不斷豐富活動載體,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
璉溪村璉溪、河北中心村,一個有著豐厚文化遺存的古村落,充分發揮其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如今村中的基礎設施、環境整治、文化建設和社會民生等各項工作多頭并進,璉溪、河北中心村的村民們在璉溪村黨支部的引領下正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建設美麗鄉村添磚加瓦。
【篇五】
xx縣xx鄉塔坑村黨支部成立于984年,隸屬xx鄉黨委,現有黨員43名。作為206年脫貧出列村,在脫貧攻堅工作中,該村充分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積極推進精準扶貧工作。
為了讓貧困戶能夠詳細了解扶貧政策,村兩委成員風雨無阻,分組到戶開展宣講、走訪,了解民情,因戶施策。黨員紛紛帶頭,運用遠程教育、微信群等方式讓脫貧攻堅政策家喻戶曉。
此外,塔坑村黨支部還積極拓展產業扶貧。該村成立光伏發電特色黨小組,建成村集體60千瓦光伏電站和40戶農戶3000瓦電站,日均發電效益為600度左右,預計年收入約5萬余元。同時,根據村情特點及多方調研和摸索,村黨支部研究決定將檀皮種植作為村主導產業,打造以檀皮種植大戶為龍頭,引導貧困戶進行檀皮種植,從而形成較大規模的檀皮種植基地,成立種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進一步帶領貧困戶脫貧。目前全村已有4戶進行檀皮種植,總面積為300多畝。
該村黨支部還通過流動黨員開展&ldqu;雙向帶動&rdqu;活動,通過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來加快貧困戶脫貧步伐。
如今的塔坑村,在村黨支部的努力和帶領下,道路拓寬了,危房改造了,環境衛生改善了,富民產業發展了,農民的日子也越過越好了。
【篇六】
xx縣xx鄉新火村黨支部隸屬xx鄉黨委,成立于978年9月,現有黨員39名,其中女性黨員8名。
2009年以來,先后獲評村級目標管理綜合考評&ldqu;先進集體&rdqu;、&ldqu;全市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rdqu;、&ldqu;全鄉先進基層黨支部&rdqu;榮譽稱號。
新火村地處xx縣東南邊陲,距縣城約23公里,距牯牛降風景區2公里,環境優美,資源豐富。
作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牯牛降的東大門,近年來新火村借助區位優勢和村內發展旅游的良好資源條件,緊緊圍繞鄉黨委、政府關于旅游開發的規劃,以&ldqu;服務牯牛降發展xx鄉&rdqu;為戰略定位,以旅游服務業為發展思路,以美麗鄉村建設、古村落保護、精準扶貧實施、&ldqu;兩學一做&rdqu;學習教育開展為契機,大力建設移民新村、泮巷古村落等項目,努力發展特色農家樂,逐步完善村內基礎設施建設,力爭把本村特色顯現出來,留住游客,為建設和諧富裕的美麗鄉村而努力奮斗。
目前,該村共有農家樂30家,帶動就業00余人,年創收500余萬元。在上級黨委、政府及村黨支部的共同努力下,新火村的發展欣欣向榮,群眾生活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未來的發展之路充滿光明和希望。
【篇七】
xx鎮六都教育黨支部成立于2002年,隸屬xx鎮黨委,現有黨員2人,其中在職黨員9人,退休黨員3人。該,F有學生400余人,開辦所完。▽W校本部)、4所村小,共7個教學班;在職教師25人,小學高級教師職務資格的有8人、獲評省級優秀教師人,市級優秀教師人,市級骨干教師人,縣級骨干教師、教學能手3人。
近年來,在黨支部的帶領下,六都中心學校先后榮獲&ldqu;xx市特色小學&rdqu;、&ldqu;xx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師范學校&rdqu;、&ldqu;xx市師德師風建設先進單位&rdqu;、&ldqu;xx市文明校園&rdqu;等稱號。
為給留守兒童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促進他們健康快樂成長,該校的2名黨員教師主動擔任起留守兒童&ldqu;代理家長&rdqu;。學校還建立了&ldqu;黨員幫扶制度&rdqu;,開展黨員教師與留守兒童幫扶結對活動,從生活和學習上給予留守兒童一定的幫助。該校&ldqu;留守兒童之家&rdqu;和現有的基礎設施面對所有留守兒童開放,每天放學后讓無人照顧的留守兒童在&ldqu;留守兒童之家&rdqu;學習一個多小時,并安排了一至兩名黨員教師進行輔導,孩子們做完作業后,還可以閱覽圖書,可以開展下棋等各項文體活動。黨員教師幫扶活動的開展,解決了不少家長的后顧之憂,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家長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
【篇八】
xx村黨支部隸屬xx縣小河鎮黨委,成立于96年,下設2個黨小組,現有黨員黨員60人。204年來,先后獲評&ldqu;xx縣文明村&rdqu;、&ldqu;xx縣先進基層黨組織&rdqu;稱號。
去年7月3日,xx村連遭特大暴雨襲擊,洪水泛濫成災。房屋進水、農田被淹、道路、橋梁、河壩、溝渠嚴重損毀,廣大群眾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面對災情,黨支部迅速行動,把防汛搶險與&ldqu;兩學一做&rdqu;學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黨員中組織抗洪搶險先鋒隊、群眾工作隊,設立黨員責任崗,積極奔赴抗洪搶險第一線,認真做好組織疏散群眾、搶救群眾財產、排查安全隱患等工作。
黨支部書記李向陽一心一意在水庫值班值守,家里嚴重受災依然堅守自己的崗位;村委會主任彭代華不顧個人安危,挨家挨戶組織群眾轉移安置,騎車摔傷仍然來回奔波在各個自然村間;支部黨員志愿服務填堵堤壩缺口,帶頭積極開展抗洪救災和災后重建。
大災不懼,大災不屈,xx村黨支部把防汛搶險作為踐行&ldqu;四講四有&rdqu;的主戰場,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真正做到&ldqu;危難時刻能站得出來、緊急關頭能豁得出去、關鍵時刻能沖得上去&rdqu;,讓受災群眾在危急時刻看到了黨員身影,聽到了黨的聲音。
【篇九】
河口黨支部隸屬xx鎮河口村黨總支,成立于202年月,黨支部共有正式黨員30名,支委3人。
河口村作為全縣重點貧困村,曾經村集體經濟收入空白、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群眾增收乏力。
近年來,河口黨支部抓住幫扶機遇、用好各項幫扶政策,創新扶貧工作思路。通過發展特色產業壯大集體經濟,同時帶動貧困戶發展,加快脫貧致富步伐。一是多項幫扶項目進展順利。用好各類幫扶資金,新建秸稈食用菌種植基地。目前基地占地面積達到0畝,全年秸稈綜合利用65噸,產平菇50萬斤,實現銷售收入00多萬元,純利潤30多萬元,戶均純收入達到2萬元。通過支部黨員和合作社成員示范帶動,改變農戶利用闊葉林生產食用菌的傳統方式,有效保護生態,通過廢料再利用有效改善生態環境。二是特色項目和主導產業勢頭良好。在支部領導的指導下,已經形成了食用菌種植和茶葉種植等特色主導產業。通過成立河口村彩蝶茶葉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合作社建章立制,規范經營,合理分工,特別是開展互助合作以解決之前家庭缺少勞動力的社員茶葉無人采摘的問題。同時通過積極協調,聯系周邊地區經銷商來村開展合作,充分利用公司的平臺優勢和品牌效應,解決河口村茶葉制作與銷售的問題。&bsp;
【篇十】
xx縣財政局機關支部隸屬財政局黨總支,現有黨員49人,占職工人數的605%。近年來,機關支部在局黨組和縣直機關工委的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以黨建為抓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進機關黨建工作創新和發展,為我縣財政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獲得了各級充分肯定。連續多年榮獲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ldqu;xx省文明單位&rdqu;、&ldqu;xx市創建文明行業先進單位&rdqu;、&ldqu;縣政府目標管理考核先進集體&rdqu;、機關支部被評為&ldqu;四個好&rdqu;黨支部、&ldqu;縣直機關先進黨支部&rdqu;,多數黨員干部獲得過省、市、縣級表彰。
深入推進財政改革,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ldqu;營改增&rdqu;稅制改革,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政府性債務管理改革有序進行。不斷提升財政監管水平,預決算信息全面公開,預算管理依法依規,財政監督管理穩步推進。全面加強隊伍建設,服務水平明顯提升,作風及效能建設全面推進,財政工作清正、財政干部清廉、財政作風清明。
充分發揮財政職能,收支規模逐步擴大,保障能力逐步增強,有力地支持了全縣旅游首位產業、重點項目、實體經濟發展。全面落實強農惠農政策,農業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現代農業發展長足發展,美好鄉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
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全縣農村貧困人口由200年的359萬人減少到205年底的865萬人,比&ldqu;十二五&rdqu;預期目標多減少貧困人口3650人,貧困發生率從398%下降到207%。
&bsp;
瀏覽次數: 更新時間:2018-11-20 20:2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