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有感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2月8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在觀看了電視直播之后,我深有感觸。大會既是黨中央為全國人民交上改革開放滿意答卷的考場,也是為在改革開放中作出卓越貢獻的模范們搭建的舞臺。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習近平強調:40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關于這段論述,我深有體會:由于出生在八十年代,所以對于當時的情況有著比較深刻的記憶,那時候身邊大部分的人都剛剛跨過溫飽的邊緣線,物質生活相當匱乏,那時候誰家只要有“四大件”其中之一,那么就算是比較富足的人家了,更不要提精神層面的追求。整體的社會勞動都以農業為主,普通人家吃穿開支之后基本沒有任何余錢,正是改革開放這一重要法寶確定了從農業到工業、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整體發展路線,讓身邊的很多人放開了視野,搞科研提升農業水平的、學技術當工人的、“下!苯浬痰、全力投入教育事業的等等,工、農、商、學各個領域百花齊放,社會經濟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發展高潮。彩電、冰箱、洗衣機、摩托車等奢侈品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同時,在家有余糧、身有盈財的情況下,廣大群眾也開始了精神層面的追求,學科技、學外語、搞金融、著手發展第三產業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時至今日,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總書記指出的: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從一個貧窮積弱的國家變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都一躍成為世界舞臺上的中堅力量,群眾的物資、精神生活水平也節節提高,人們從追求溫飽、追求實惠變成了追求服務、追求體驗,這一切的一切都歸功于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累積中華幾千年的文明而孕育出的改革開放這一偉大奇跡。
&bsp;&bsp;&bsp;&bsp;&bsp;&bsp;&bsp;&bsp;&bsp;在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一系列紅利的同時,我們也要堅定信念,努力拼搏,銳意進取,以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氣魄披荊斬棘、攻堅克難,最終實現人民幸福、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宏愿!
本 文由第一公文網 收集整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