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人民的名義》隨感
近期,豆瓣評分超高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以獨特的題材、云集的戲骨、過硬的演技贏得了全國觀眾的一致好評,引發熱烈的反響,對于國家播放反腐倡廉題材的影視劇作品給予高度肯定,更多的是透過影視作品看到國家從嚴治黨之力度、嚴懲貪污腐敗之決心,這是肅歪風、正黨風的堅定體現。
電視劇使播,讓我印象最為深刻、感觸頗深、收益良多的是電視劇中陳巖石老先生給漢東省常委上的那一堂黨課,沒有課堂老師的講授藝術,但真摯的感情流露讓人潸然淚下,他回憶中、歷史中、戰爭中的共產黨員讓我驕傲,讓我敬仰,讓我欽佩,也讓我汗顏。陳老說,在戰爭時候,只有黨員才有扛炸藥包的資格。這個資格是一種敢于為人民獻身的勇氣,這種資格是犧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堅毅選擇。陳老還說,他入黨的時候,就沒有想過能活著回家。聽到這一句,眼淚再也忍不住噴涌而出,入黨莊嚴宣誓的時候,陳老是做好了為信仰、為人民付出一切的準備了的。入黨,意味著更危險的任務,意味著更重大的責任,意味著更艱巨的擔當,但是,沒有一位黨員選擇退縮,沒有一位黨員選擇逃避,能為保護群眾犧牲是光榮的,能為戰爭勝利出力是崇高的,能為堅定信仰獻身是值得的。我想,沒有人不怕死,他們也想活著,活著看到順利,但是,在他們心中,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叫信仰,信仰背后,站著人民!
回想我入黨時,沒有生與死的壓力,沒有需要與被需要的感覺,就是因為大家都交入黨志愿書,所以我交了,因為入黨是品學兼優的學生的特權,所以我想試試……入黨的初衷,在陳老一字一句的回憶中,顯得那么蒼白而又無力;入黨之后,除了變更政治面貌,定期參加學習,參加組織生活,交納黨費之外,似乎我并沒有做到其他的要求,學習依然像以前一樣的學習,隨后的實習也是按部就班,參加工作了也沒什么不一樣,入黨之后的作為,在陳老直擊人心的言語中,顯得那么糟粕而又無光;關于入黨的信仰,從學整整9年,識的的漢子數以千計,黨章的每一個字都認識,黨規的每一句話都能理解,但每當談起信仰時,內心總是感覺模糊,感覺虛無,當在工作總結中寫下堅定信念這類詞匯時,心是虛的,因為不真實,信仰的感悟,在陳老樸實無華的訴說中,顯得那么汗顏而又缺乏底氣。
在陳老的回憶中,那樣的黨員是他永遠難以忘記的摯友,永遠相惜相伴的知己,永遠心靈相通的同類人。這樣的黨員英雄,每位身上都有迥然不同的經歷,英雄的故事各有各的壯舉,但英雄的情懷無不相似,那是切實用實際行動踐行為民服務宗旨的情懷,那是信仰堅定到能為之付出生命而義無反顧的情懷。共產黨伴隨著艱難的環境、戰火的紛飛、生命的危險一路風雨,無數黨員先輩們用鮮血染紅了他們的信仰,用生命迎來了人民的順利,用犧牲換取了群眾的利益,用付出奠定了今天的美好新中國。他們其中,有無數先烈,永遠的留在了那段艱難奮進的歲月,沒有享受到一絲一毫他們用犧牲換來的勝利果實,但,我想,如果可以從新選擇,他們永遠不變,因為他們是共產黨員。
反思自身,生活在日益強大的祖國的庇護下,我們安居樂業,我們和平沒有戰爭,我們有學上有飯吃有衣穿有房住,生活環境、生活質量的大大提升,我們心懷感激;看到抗戰歷史回顧中,拋頭顱灑熱血的先輩們的英勇舉動,我們由衷敬佩;想到屈辱備受壓迫的日軍侵華時期,我們義憤填膺……但是,感激之余呢?敬佩之余呢?義憤填膺之余呢?我們做了什么?
和平年代,不再需要我們扛槍抬炮;幸福時代,不再需要我們吃草根穿草鞋;發展時代,不再需要我們負重徒步幾十天……是時代太美好,以至于不需要那些美好的道德品質、優秀的傳統作風、堅定的理想信念了嗎?我想,不單單是我想,所有的人都會回答,不是,而且依然需要。是的,依然需要,只是付諸行動的寥寥無幾而已。
知行合一,用配得起的行動去踐行我們說得出的語言。身為一名共產黨員,繼承先輩用行動積攢下的優秀經驗、立黨根本、執政要求、行事準則,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衷,切實為民服務堅毅前行,用行動續寫共產黨的榮光,用行動,在當下美好的時代,努力書寫更加美好的黨員故事,努力構建更加美好的幸福時代。
若有幸能活到陳老的年紀,當已然白發染鬢,追憶曾經,愿我一路無悔無憾,愿知己一路隨行,愿美好更加美好!當然,行動一直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