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培訓會心得體會
&bsp;
5月24日,縣委組織部召開全縣貧困村第一書記培訓會,領導指出,“脫貧攻堅是當前我黨的政治任務,第一書記作用至關重要,務必做好精準扶貧、村莊治理和集體經濟三篇文章……”。下面,就如何抓好精準扶貧談談幾點粗淺的理解和體會:
作為脫貧攻堅主力軍的第一書記必須加強學習,一是學習各類扶貧政策法律,針對貧困戶的不同情況,熟練用于政策法律解決問題;二是向村干部學習,學習他們和群眾打交道的本領,學會用村言村語和群眾溝通,不斷積累基層工作經驗;三是向群眾學習,經常走訪、真情關懷,傾聽群眾的心聲,聽取群眾的意見,用民主匯聚群眾的智慧,破解工作中的各類難題;四是向先進典型學習,讓他人的先進經驗,結合自身實際,為我所用,推進工作,錦上添花。
扶貧切忌“無的放矢”,貧困戶貧困程度、致貧原因各不相同,只有下功夫深入調查、反復核對、認真分析,才能找準“病因”,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因戶而異、因人而異,“點對點”服務、“一對一”救助、“多對一”幫扶,切實將黨的“五個一批”工程落到實處,因人而異,精準施策,才能一試一個準,一扶一個起。
經濟貧窮不可怕,怕的是思想和思路的貧困。黨員干部必須主動作為,率先垂范,帶領群眾走出“守舊”傳統農業發展模式,打破“畏難”心理,通過組建專合組織,集中提供技術服務,降低種養殖戶風險,通過修建基礎設施,打造電商平臺,引進合作企業,暢通銷路,解決群眾發展后顧之憂,激發出貧困群眾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解放思想,艱苦創業,化短處為長處,變劣勢為優勢,讓“至貧”能致富。
扶貧工作切忌拍腦門決策、一窩蜂發展、克隆式照搬,也不能搞數字式脫貧,而要做到精準二字,切實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生產生活水平。必須健全民主管理監督體制,在深入調研、入戶摸排的情況下,因地施策制定發展規劃,重大事項集體決策,邀請村民代表審議、公示之后再行實施,黨群活動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結合群眾需求靈活開展服務,村民代表全程參與所有扶貧項目,扶貧干部工作定期公示接受群眾評議,才能做到“真扶貧”“扶真貧”。(符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 由第一公 文網 收 集 整 理9